邵阳市
为推动建立公开、透明、独立、专业化、可问责的现代环境监管体系提供支撑。
与中国台湾地区相比,中国大陆在VOCs污染排放管控体系建设方面起步较晚,体系不够健全,严重制约了中国大陆VOCs污染排放控制工作的开展。此外,行为管制和经济奖惩措施也是台湾地区VOCs排放管制的有效措施。
目前大陆地区的定期环保检测都是委托专家委员或环保局来完成的,而台湾地区则是由企业自行验收,建立企业主体责任观念,环保部门只负责事后监管查核工作,若企业被查核到缺失,处罚是由企业承担,企业自然会否定或处罚自己委托的第三方检测公司,从而不会一味追求低价的服务,相对会找信誉好的第三方公司,而检测公司是环保署下的机构,由环境检验所负责约束管理、考核、稽核第三方检测公司。第二个亮点是企业排污的申报系统。在历次修订工作中,分阶段引进管控策略,并设立了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包括空气质量检测、固定污染源管制、能源管制、交通工具管制4个大的方面,另外,还实行行政管制和经济诱因并行,强化许可登记、年排放量申报和检测与稽查制度,强调从源头管制。台湾地区VOCs管控亮点冯玺瑜表示,台湾地区VOCs的管控有四大亮点:第一个亮点是制定了合理的许可证制度体系。不仅如此,台湾地区自开征VOCs空气污染防治费以来,每年约可减少15000吨VOCs的排放,促使从业者加装污染防治设备以达到达标排放的目的,并再加征对人体健康危害严重的甲苯、二甲苯等13种VOCs的空污费,首创经济奖惩手段与污染控制相结合政策。
北部人口密集,主要污染源是汽机车尾气排放。设置许可证的内容包含空气污染防制计划、进行模式仿真证明符合容许增量限值、应采用最佳可行控制技术、技师签证、环境影响评估核准文件有关空气污染相关承诺、监测设施设置计划书、改善排放空气污染物总量及浓度申请或核准证明文件等,都必须详细记载各种排污源、治理设备、减量技术等内容,等申请到设置许可证后才能继续申请许可证之后的操作,各类许可证的申请流程都层层严格把关。根据2017年上半年各省(区、市)报送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任务进展情况来看,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总体取得积极进展但不平衡,部分地区、部分行业进展滞后,按期保质完成2017年重点任务的形势严峻。
在城镇生活污染防治方面,全国新(改、扩)建污水处理设施809个,其中敏感区域(重点湖泊、重点水库、近岸海域汇水区域)内173个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河北、山西、辽宁、安徽4省的城市黑臭水体尚未开工整治比例超过30%。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地表水343个不达标的控制单元中,325个编制实施了达标方案,占94.8%,涉及重点工程7937个,投资 6674亿元。全国完成饮用水水源综合整治项目2203个,水生态保护项目639个,地下水污染防治项目85个,河口海湾污染防治项目43个。
天津、江西、内蒙古、广西、新疆、湖北、广东等省(区、市)工作相对滞后。在工业污染防治方面,造纸、钢铁、印染、制药、制革、氮肥六个行业已完成清洁化改造企业1762家,完成率达84.6%,广东、安徽、四川、山东、湖南、辽宁等6个省未完成企业相对较多。
环境保护部24日向媒体通报了2017年上半年《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任务进展情况。2017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为2.8万个建制村,已开工建设2万个(建成8509个),青海、吉林、天津、广西等4个省(区)工作滞后。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100个黑臭水体中,完成整治工程的有927个,占44.1%。在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方面,全国累计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4.9万个,面积63.6万平方公里,累计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小区)21.3万个,山西、吉林、黑龙江、湖南、广西、海南、西藏、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4个省(区)未完成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且关闭搬迁工作进展缓慢。
新建污水管网17万公里,新建再生水处理能力300万吨/日。重点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681个黑臭水体中,完成整治工程的有348个,占51.1%。全国累计完成7.5万个地下油罐更新为双层罐或设置防渗池,湖南、广西、上海、西藏、江苏、内蒙古、浙江、天津等省(区、市)地下油罐更新改造工作相对滞后。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1968家已建成集中污水处理设施,1746家已设置在线监测装置,完成率分别达到80.6%、71.5%,云南、甘肃、新疆、青海等4个省(区)完成率低于50%。
根据2017年上半年各省(区、市)报送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任务进展情况来看,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总体取得积极进展但不平衡,部分地区、部分行业进展滞后,按期保质完成2017年重点任务的形势严峻。18个控制单元尚未完成方案编制公开,主要分布在广东、河北、陕西、四川、甘肃。
济南、青岛2个城市有3个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尚未开工。在城镇生活污染防治方面,全国新(改、扩)建污水处理设施809个,其中敏感区域(重点湖泊、重点水库、近岸海域汇水区域)内173个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的文章,此文迅速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其反对者便是王志轩。这一结果得到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建民教授、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朱维群教授的支持。从三月到八月,五个月已经过去,总理关心的雾霾成因,答案是否找到?8月10日,在以雾霾成因与散煤控制为主题的2017年第一期山东科技智库论坛上,独立调查人、山东科技发展战略所副所长、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周勇对外公布的三年来他持续跟踪调查的结果回答了总理之问,他表示:湿法脱硫是导致2013年雾霾大暴发的主因,也是2016年铁腕治理下的雾霾天气反弹的主因。经过脱硫工艺后,PM2.5的粒子数在0.07微米出现峰值。过去,一部分相对较大的颗粒,在烟囱附近因为重力降落,俗称石膏雨,现在加装湿电除尘或高效除雾器后,这部分基本看不到了。采用相互独立的大数据、气象数据和山东大学2013年前科研用监测数据进行定量分析,都证明2013年雾霾大暴发是一个突变、突发事件。
湿法脱硫陷入争议,谁是雾霾成因的罪魁祸首?周勇认为,湿法脱硫对SO2的去除功劳巨大,但它最后一个排放环节的不足,导致大气中次生超细颗粒物增加,急需改进。在2016年冬季京津冀雾霾较上一年加重情况下,何平在今年年初发表《不听工程师意见,中国三年治霾无功。
华电电科院、哈工大等科研人员做的电站锅炉测试实验,从实测角度为我在宏观数据上的分析判断提供了微观技术层面的科学支撑。在本次论坛上,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朱维群教授和辽宁工业烟气治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张中强分别以不同的调研形式支持了这一说法。
而PM1.0以下的亚微米粒子及水溶性盐,则随烟气、水汽排放到大气中,粒子小,更易漂浮,治理难度大。不过,对于湿法脱硫是否为雾霾主因,会议出现分歧,支持、反对和中立三方各抒己见。
周勇向记者展示了几幅图片,它们以曲线图的形式展示出采暖季前后,京津冀及周边部分城市、黑龙江省部分城市的PM2.5变化,以此来验证湿法脱硫对雾霾程度的变化是否显著。在采访中,王志轩表示:如果一定要让我评价脱硫脱硝对治理雾霾影响的正作用和副作用比例的话,我认为应当是99比1的比例,即99份的成绩是压倒性的,1份的副作用会增加霾,即可能增加一些难以去除的气溶胶排放等,但这种增加微乎其微,对环境质量中PM2.5的影响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什么是湿法脱硫?它为什么会引起双方争议?双方各自给出的理由是什么?哪一种观点更接近事实?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部分专家。科技日报记者得到消息称,相关部门曾专门召开研讨会,但双方各自论据不足,最后不了了之。
来自国电系统的王圣表示现有调查并不能证明湿法脱硫有最大嫌疑,这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王志轩的看法类似。如果有科研团队能够把雾霾形成机理和危害性真正研究透,提出更有效的应对良策,谁攻克,重奖谁。
这些随着水汽排放到大气中脱水后出现的超细颗粒物的个数比没有环保设施时成倍增加,成为致霾的两个关键因素:湿度和凝结核,再加上静稳天气或有逆温层,就形成不同程度的雾或霾。争论是好事,时间和事实会证明孰是孰非。
只有湿法脱硫是一个完全吻合的突变因素。周勇说,但我们必须有担当,在治霾这个全民战役面前,不能久拖不决,贻误战机。
这是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一项任务。绝大部分石膏通过脱水而收集,但浆液中的微小粒子和水溶性盐,随烟气逸出脱硫塔,通过烟囱排入大气。支持者与反对者四轮论战:喧嚣之后,成因待解科技日报记者拿到的一份全国政协海外特邀代表、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总裁何平于2017年6月给有关部门提交的政策建议,这篇长约3000字的材料,核心思想是湿法脱硫导致雾霾在中国大面积暴发,建议立即采取措施。周勇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根据调查,目前燃煤烟气脱硫工艺90%以上是采用湿法脱硫,即通过喷射石灰石浆液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分子接触反应,最终生成石膏。
上述争论也蔓延到本次雾霾成因与散煤控制论坛上。此后,两人在各种媒体论战四个回合,甚至引起有关部门注意。
周勇表示,华电电科院李壮等人在2015年做的湿法脱硫对660MW煤粉炉PM2.5排放影响的实验研究显示,排往大气中的PM2.5粒子数,是锅炉出口未经除尘设备时的2.094倍,是除尘设备出口的458.28倍。后者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湿法脱硫引起次生雾霾的说法予以坚决反驳,并认为用伪科学否定脱硫脱硝的正面作用站不住脚。
摆事实+讲道理剑指湿法脱硫燃煤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电厂和其他大型燃煤工厂除尘、脱硫、脱硝是十年来治理空气污染的主要措施如果有科研团队能够把雾霾形成机理和危害性真正研究透,提出更有效的应对良策,谁攻克,重奖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